公司动态
早前资本市场对物企的追捧,曾大幅推高行业并购市场的价格,动辄出现12-15倍PE的并购案例。彼时,这些作为受让方的上市物企还拥有30倍以上PE的估值。
时过境迁,随着上市物企估值下调,已经出现尴尬的倒挂现象。比如,今年蓝光嘉宝被并购的PE倍数还不及他们曾经付给其他物业公司的PE倍数。当前数宗正在洽谈之中的上市物企之间的并购,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。
2022年物业并购市场依然会存在,这个行业持续要发展集中度会提升,并购是必然之路。但在并购价格方面,随着上市物企估值的调整,出让方物企的心理价格也需要调整。当很多上市物企自身的PE都不足10倍之时,回归正常生意逻辑,并购价格就只能在10倍或以下。
2022年,物业行业的并购市场金额会缩水。2021年的地产变局之际,带来一些开发商关联优质物企的并购机会窗口,也确实促成了大金额的并购交易,这个窗口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将在2022年会逐渐关闭。
时过境迁,随着上市物企估值下调,已经出现尴尬的倒挂现象。比如,今年蓝光嘉宝被并购的PE倍数还不及他们曾经付给其他物业公司的PE倍数。当前数宗正在洽谈之中的上市物企之间的并购,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。
2022年物业并购市场依然会存在,这个行业持续要发展集中度会提升,并购是必然之路。但在并购价格方面,随着上市物企估值的调整,出让方物企的心理价格也需要调整。当很多上市物企自身的PE都不足10倍之时,回归正常生意逻辑,并购价格就只能在10倍或以下。
2022年,物业行业的并购市场金额会缩水。2021年的地产变局之际,带来一些开发商关联优质物企的并购机会窗口,也确实促成了大金额的并购交易,这个窗口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将在2022年会逐渐关闭。
- 上一个:上市物企估值修复
- 下一个:物业相关的“两会”政策